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科技赋能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透过优秀文化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坚守人民立场,激发文化创造性。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当前,我们国家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所追求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了对文化的追求。因此,我们党格外的重视新时代文化建设。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一方面,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要把握人民愿望,实现人民利益。要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新时代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要集中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力量。要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强化人民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性。
坚持守正创新,焕发文化新动能。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文脉的坚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弘扬好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内涵。无论是当前的国潮热,还是峨眉派女子功夫团的出圈,更或者是打铁花、中国刺绣等传统技艺的重新进入大众视野,都有力增强了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在发展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时候,要注重文化创新,加强传统与现代的连接。《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图》《洛神水赋》等节目走红的背后,是我国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和文化传播技术的革新,有效提升了我国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坚定“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要运用好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借助国际国内各种有影响力的平台载体,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正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为世界留下了别样的奥运记忆。要让科技赋能文化传播,通过科技和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传播好中国声音。例如敦煌壁画将AR、VR技术运用至文物修复、保存、展示的过程,既提升了文物保护质量,又得以让各国人民足不出户就感受敦煌莫高窟的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夯实文化自信之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方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营门口街道办事处 黄雨寒)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06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