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文化”本身即有文治教化的意思。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形成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容开放,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精神特质,是各民族守望相助、密不可分、万众一心的强大精神纽带,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内聚力量。将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政教育实现共融,不仅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发挥多重价值的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通过将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传承和发扬。这一融合过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通过融合,可以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融入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促进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使得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需要保持文化的连续性,也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与当代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思政教育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新一代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其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命力。
明确目标方向,推动内涵建设。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当代思政教育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指导,强调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为高校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指导。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育人育才过程中必须明确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浸润学子的心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实践中锤炼品格和担当。因此,思政课的主要目标是要充分的发挥德育功能,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深入挖掘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创新管理模式,增强队伍建设。思想教育要与学校的管理工作相融合,深入挖掘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教师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学习氛围等多个维度上加以创新,激发学生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工作中起主导作用。高校要适度开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相关学习培训、集体备课、教学研究等活动,加强教师对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强化教师跨学科知识储备。如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鼓励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培训,定期举办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教学研讨会和培训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明确融合要素,实现学科整合。应当明确“融入”的核心要素对于提升系统性和整体性至关重要,涉及评估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是否仅作为零散的附加知识点被简单插入,或是真正融入了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否有效实现了学科融合,是否做到了将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科学的讨论和研究。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对比解析,以此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深入挖掘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丰富文化思想,并结合中国历史、文学等学科知识,有助于深刻理解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认识的新高度,以及我们党在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
探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相衔接,与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容相匹配。可以运用历史讲授法,以大历史观研究视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分辨是非,总结梳理中华民族历史文脉、道德传统、精神基因,探索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也可采用主题讨论法,选择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通过分析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事例,如历史人物、经典文献、艺术作品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穿插采用互动式讨论,教师提出关键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特定议题进行讨论,分享各小组的观点和结论。也可以创设情景,模拟教材中的特定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人物或模拟特定历史事件,由此深入理解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内涵。
重视数字资源,创设文化活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字资源的充分利用已成为文化传播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利用数字化资源,如视频、音频、互动软件等数字化手段,可全方位展示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讨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利用在线平台,如论坛、社交媒体等,开展线上讨论,可拓宽讨论的范围和深度。这些资源不仅能够提供视听享受,还能通过互动性增强学习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积极开发基于地方特色的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实地考察、文化工作坊、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这些活动旨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他们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价值理解和价值认同。
重视学生反馈,完善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开放式讨论等形式,获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真实反馈,观察学生对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度和认同程度。要做到教学效果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参与度等指标入手,而定性分析则关注学生的反馈、行为变化等指标。长期跟踪学生行为,评估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对其价值观和行为的长期影响。在塑造价值观方面,要引用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如仁爱、诚信、和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增强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要做到结合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要了解和尊重本民族文化,增强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强化法治意识方面,通过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笔试和作业评价外,还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口头报告等评价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思政素养和文化素养。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0627号